| 时间: 2010-04-19 | 次数: |
4月18日下午,在校圆形报告厅内,傅恒志院士给大家带来了一场《材料发展与材料人才创新》的精彩报告。讲座由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张义顺主持。
傅恒志院士,我国著名材料及冶金专家,原焦作工学院46级校友,我校材料学院特聘教授。历任西北工业大学铸造教研室主任、科研处长、系主任、校长。在航空航天材料及其加工技术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是我国唯一的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建人之一。傅恒志长期从事铸造高温合金、定向和单晶凝固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凝固理论和新材料加工技术方面有突出贡献。
讲座中,傅院士首先强调了培养材料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他根据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着重指出要努力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我院今后教学计划的安排和实施指明了方向。接着,傅院士从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具有的基本学科和专业教育素质出发,提出了材料人才培养的创造性教育和创新性学习。针对前者,他简述了材料的发展历程和材料学科的历史演进,使在座师生充分认识和了解了材料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与先导的重要性。
讲座中,傅院士阐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简称MSE)的基本定义与尺度范围以及其纵向、横向的分类方法,概括说明MSE是一门个性与共性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整体学科,并根据美国8所大学中MSE课程安排的相关数据指出MSE学科要实现科学、实验技术与加工制备的平衡发展。同时,他通过分析当前本科教育的国际主流趋向,在材料人才的培养和学习方面对材料师生提出了几点要求。当谈到材料创新人才的创造性学习时,傅院士从认识、学习标准、学习内容、学习态度、学习的思维与方法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应试学习与创造性学习的区别,并援引名人事迹、社会实例形象深刻地说明创造性学习的优越性与重要性。随后,他通过分析应试学习与创造性学习的辩证联系,强调创造性学习要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刻苦勤奋,独立思考,尤其是针对MSE的创造性学习应注意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平衡与非平衡的结合,稳态与非稳态的结合,现象与本质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等。期间,傅院士引经据典,指出创新可能要面临的巨大的挑战和考验,鼓励大家要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刻苦探索,百折不挠,勇攀科学高峰。
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会在温馨而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傅院士饱满的热情,精辟的讲解,缜密的思维不时赢得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我院今后定会着力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继承、创新、发展的姿态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共同迎接美好灿烂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