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张雅倩 高稼林 单永超 | 时间: 2016-12-18 | 次数: |
——记河南理工大学三级太行学者、我院副教授李忠月
李忠月,女,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学校首批三级太行学者。2010年到我校任教,从事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尤其致力于有机多孔材料和金属有机多孔材料在固相微萃取,硼烷氨分解放氢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横向课题1项。Rcs Adavances, Chem.Eng.J.,Anal.Chim. Ata.等杂志审稿人。获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兴趣为砖爱为引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李忠月老师已在校勤勤恳恳任教6年有余。当笔者问及为何选择教师这一行业时,李老师认真地回答:“因为喜欢。”在交谈中李老师表示,作为教师经常和青年学生相处,能够使自己时刻保持年轻的心态,感觉很满足也很幸福。提及学生,她顿了顿,回忆了一下,脸上浮现出灿烂微笑,接着说道:“执教第一年带的那届学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从大一带到大四,在我眼里感觉他们一直是小孩子。直到他们大四毕业答辩时,看着他们穿西装打领带,认真起来的样子,我才忽然发现经过四年大学生活的洗礼,他们在学业、人际交往和言辞表达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也终于有所成就。满满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体验到作为老师独有的一种幸福与快乐。”每逢谈起自己的学生,李忠月老师总像是谈论自己家人那般柔情与自豪,让人感受得到她发自心底的温暖。
谈到对学生的期望时,李忠月老师异常恳切地说:“年轻人有的是机会,不要轻易怨天尤人。没有努力的人没有理由抱怨,人生没有重复,把握当下,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希望他们好好把握住大学生活,奠定坚实的专业知识对综合素养会是很大的提升。此外,大学是一个学生时代和社会的交汇点,我希望他们在大学四年内学会做人,踏实做事,为自己的前途铺路,为国家作出贡献。”
春雨化雨细无声
对教师这一职业,李忠月老师有自己的解读:“身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要走到学生中去,做课堂上的严师,做课下的朋友。此外,我们要意识到现在教的是大学生,不能仅仅教给他们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应该注重他们的社会社交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李老师注重培养师生间和谐融洽的情感,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楚,论证、结构严谨,用思维的逻辑力量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这使得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受到了思维的启发。”提及自己的老师,正在上研一的靳园园同学满怀敬意地说道,“她讲课亲切自然,不刻意渲染,而是娓娓而谈,细细道来,师生之间在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气氛下进行交流。”
作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李忠月老师在任教时也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我严格要求他们树立一个严谨的科学态度,数据要精确,步骤要详细。此外,我一直在给他们讲解研究的意义,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意识到科学和实际要紧密接轨。”
李老师不仅是一名良师,更是生活上的益友。有一次,李老师的一个学生不慎遭遇了电信诈骗,面对她的不知所措,李老师先是耐心疏导,让她先和家长仔细说明情况,然后帮助她申请了助学贷款,最终女孩借助勤工俭学最终在毕业前还清了贷款,顺利完成了学业。李老师总是这样,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她会及时出现并慷慨地送上甘泉,对于学生的无私,是她作为一个好园丁的技艺。
“端正坐姿”,李老师办公桌上工工整整写着这四个字,无声地诉说着李老师严格的自我要求。谈到对李老师的印象时,她的学生刘文静认真地回答道:“李老师很有耐心,也特别仔细,对学生很负责。看到老师那么严格要求自己,我也深受鼓舞,暗自以李老师为榜样。不仅在人格魅力上,还体现在对待学生和科研的态度都令人折服。做事雷厉风行,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李老师以身作则的高标准要求给学生们树立了坚定的榜样,也是其取得优秀成绩的坚实根基。
专心科研爱生活
多孔材料的制备以及应用是李忠月老师现研究主要方向。多孔材料因为应用广泛、市场潜力巨大,国内外都存在大量的课题研究和探索者,因此,改良、创新乃至突破都是不小的挑战。针对科研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李老师向笔者解释自己的解决方法:“遇到难题,我经常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仔细比照解决思路来设定自己的解决方法。然后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动手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思路,不断调整原先的方法。”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努力,李老师在科研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横向课题1项……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评价。但李老师坚持做自己,有选择性地听取合理的建议,她秉承着“路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和“有付出才有收获”的信条不断鞭策勉励自己,在科研上不断奋进。
在生活上,李老师是一个热爱运动的人,经常和同事们相约参加体育运动,并以此达到自我减压。此外,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使其顾及家庭的时间可能会较少,当问及怎样协调工作和家庭的冲突时,李老师表示,“我会把工作和家庭分开,尽力协调好。除了老师的身份,我也是一位母亲,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优先倾向于家庭生活。对我来说家庭第一。”天爱其精,地爱其平,人爱其情,爱大家且兼顾小家,忠月老师此时的阳光微笑泛带着母性的光辉。
“李老师每天都充满了活力,准时上下班,从不拖沓,效率很高。作为我们中最年轻的一员,她的热情感染着我们所有人。”提及李忠月老师,我院材料化学系主任杨政鹏这样评价道。李老师对工作的热爱不仅使得她不断地进步,还带动同事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同为李忠月老师的朋友兼同事,李海艳老师说道:“我跟忠月老师在生活中是好朋友,她这个人在工作上,在科研上的成果我也不必细谈,而且她能在生活和工作之间两不误,还时常拿家里的东西为大家工作提供便利。”李忠月老师的雷厉风行和努力付出,师生们有目共睹,这也成为她取得优异成绩的坚定支撑。
后记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年纪轻轻有所作为,荣誉累累当之无愧;桃李不多影响深远,工作忙碌家庭美满。
李忠月老师用自己的热爱、激情和努力成就了而今优秀的自己。一位敬业的教师,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一位称职的妻子和母亲。她在各个角色的协调中有条不紊,在材料学院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一名材料人不平凡的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