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新闻通知 >> 教学科研 >> 正文
学院举办理论模拟学术交流活动
供稿: 赵瑞奇 时间: 2018-07-02 次数:

6月27日,应学院邀请,美国波多黎各大学教授陈中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助华、安徽师范大学教授黄玉成在我校材料学院1203学术报告厅分别作了题为《How to Survive in Machine Learning Era: Some Recent Lessons/机器学习时代如何幸存》、《III/IV-VI族半导体材料电子结构及其调制研究》、《二维硼单层的若干研究进展》的学术交流讲座。交流会由副院长朱建平主持,来自材料学院、化工学院、物电学院的7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陈中方从二维纳米催化剂和含有低配位过渡金属的硼片的计算设计开始,讲述了如何应对机器学习时代的挑战,高效开展科研工作;张助华介绍了过去两年来二维硼理论方面的研究,结合实验研究系统阐述了硼烯一系列独特的结构和物性,最后对硼烯的潜在应用和研究前景提供了展望;黄玉成从本征缺陷、异原子掺杂、化学吸附、外加场以及复合等因素对材料电子结构的影响开始,讲述了材料调控在光电材料、光解水、肖特基接触等诸多领域的潜在应用。讲座结束后,他们详细地回答了在场师生的问题和科研疑惑。这一系列的学术讲座对开阔师生的学术视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陈中方,近年来主要致力于石墨烯和其他二维纳米材料、纳米催化剂和纳米材料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等理论研究工作,注重理论与实验的紧密结合与互动。在《自然通讯》、《美国化学会志》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40余篇,论文被引用超过12600次,个人h指数为59。

张助华,主要从事低维纳米材料性能和器件原理的理论与计算研究,在《自然纳米技术》、《自然化学》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5篇,论文共计被引用3000余次,其中SCI他引2300余次,被《自然-纳米技术》、《自然评论-材料》等权威学术媒体专题评述二十余次。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7年入选中组部 “青年千人”计划,南航首批“长空学者”。

黄玉成,研究方向为理论催化化学、计算材料学。近年来主要致力于II/IV-VI族半导体材料的催化化学、电子结构性质及调制等理论研究工作。在《美国化学会志》、《小球》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

最近更新
学院举办“求是讲坛”第二十三讲[07-04]
学院召开本科教学督导总结会议[07-02]
学院招生团队深入生源地高中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活动[06-30]
学院举办“求是讲坛”第二十二讲[06-27]
学院赴中建一局集团华南建设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专项活动[06-25]
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选题主题培训会[06-25]
高分子材料系赴曙光汇知康开展研究生专业实践及产学研交流[06-19]
学院赴平顶山2所高校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06-19]
新材料产业学院与多氟多公司联合开展外出学习交流[06-18]
学院组织召开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修订论证会[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