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玉教授莅院指导国家基金写作
供稿: 徐志超 | 时间: 2021-12-17 | 次数: |
12.15号下午,应学院邀请,能源学院教授郭红玉为我院教师就如何《如何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进行了专题指导,学院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教师在学院1203室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我院副院长朱建平主持。
会上,郭红玉教授首先解读了2021年度基金申请的政策,对2022年的申请政策做了合理的预测。随后,郭红玉结合自己申请基金的成功经验以及从多年基金评审专家的角度,对申请书的撰写进行了详细的指导。郭红玉教授指出要从基础做起,循序渐进,提高科研学术水平。在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方面,他从选题、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创新性及可行性分析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并指出了撰写过程中各个部分的注意事项。在申报书撰写的进程安排方面也做了详细指导,号召大家稳扎稳打,提前做好工作,切勿“临时抱佛脚”,要打“有准备之战”。通过郭红玉教授的悉心指导,与会教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选方式、申报书撰写的注意事项及与会教师关注的科研工作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对推动学院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提高年轻教师申报积极性和申报成效具有重要作用。
郭红玉,男,汉族,1978年生,河南遂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理工大学二级太行学者,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矿瓦斯治理、煤层气地质与勘探开发、煤层气生物工程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5项、河南省教育厅重点基金2项。发表论文61篇,其中SCI/EI收录4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获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获“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年度杰出人物和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