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名录 >> 材料加工工程系 >> 正文
陈思杰(教授)
时间: 2023-08-30 次数:

l基本信息

姓名:陈思杰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2月

最终学历(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其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事,热处

理学会、焊接学会会员,MATERIALS & DESIGN

焊接学报期刊编审)

联系方式:chensjie@hpu.edu.cn

l教育(工作)经历:(从本科写起,含在外进修、国外访学、工作等)

1981年9月-1985年7月 在陕西机械学院材料系攻读本科,获学士学位

1985年7月-2000年8月 在一拖集团工作,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2003年9月-2008年3月在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系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

2003年9月-至今 在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工作(期间,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在以色列工学院材料工程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

l教学情况:

主讲《焊接冶金学》课程(本科生)、《特种焊接技术》课程(本科生)、《扩散与相变》课程(研究生)、《先进连接技术》课程(研究生)

培养了11名研究生(1名博士生,10名硕士生)

l科研领域

长期从事材料相变与改性、先进连接技术研究,尤其致力于耐热钢、异种材料的TLP扩散焊接研究。

l科研成果:(包括项目、论文,成果,鉴定、专利、著作、在研课题等,主要的、有代表性的)

近年来在MATERIALS AND STRUCTURES,焊接学报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0篇;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项。主持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4项,及中国科学院金属所、东方电气、中国电建公司、教育厅等科研项目6项。

2014年3月--2016年12月,电子封装铝基复合材料关键焊接技术研究,河南省科技厅。

2013年3月--2015年12月,铝基复合材料/可伐合金钎焊机理与接头组织性能研究,河南省教育厅。

2014年1月--2015年12月,电站耐热钢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工艺,河南省第二火电建设公司。

2015年9月-2016年8月,TLP扩散连接在电站耐热钢焊接中的应用研究,河南省科技厅。

2016年5月-2016年12月,TLP扩散焊在新型CrMoV钢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所。

2015年1月-2016年5月,CB2钢TLP扩散焊接试样制备,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1]赵丕峰,陈思杰. Q235钢/6061铝合金TLP扩散连接组织性能[J].热加工工艺. 2014, 43(5): 213-215.

[2]陈思杰,郭世敬,梁峰. T91/12Cr2MoWVTiB异种钢的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双温工艺研究[J].焊接. 2010(1): 36-39.

[3]陈思杰,赵丕峰. T91/12Cr2MoWVTiB异种钢管TLP接头组织及断口形貌[J].热加工工艺. 2010(17): 148-151.

[4]陈思杰,武守辉. T91钢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工艺及组织[J].热加工工艺. 2011, 40(3): 156-158.

[5]陈思杰,高增. TP304H/12Cr2MoWVTiB异种钢管的双温瞬时液相扩散焊工艺[J].机械工程材料. 2009(8): 28-31.

[6]梁峰,陈思杰,郭世敬.保温时间对20钢管道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 2009, 38(23): 183-184.

[7]梁峰,陈思杰,郭世敬,等.不同保温时间对T91/102异种钢管TLP连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 2009(15): 115-116.

[8]郭世敬,陈思杰.不同连接温度下12Cr1MoV钢TLP连接接头组织与性能变化研究[J].热加工工艺. 2009(21): 139-141.

[9]陈思杰,葛利玲,井晓天.等温温度对T91钢TLP双温连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J].焊接学报. 2009, 30(4): 57-60.

[10]陈思杰,赵丕峰.钢/铝异种金属TLP扩散焊工艺与组织[J].焊接. 2013(5): 32-35.

[11]武守辉,陈思杰.钢/铝异种金属的焊接[J].热加工工艺. 2012, 41(15): 170-173.

[12]陈思杰.工业纯镁的往复挤压工艺及晶粒细化效果[J].机械工程材料. 2012, 36(4): 9-11.

[13]刘阳,井晓天,葛利玲,等.工艺参数对T91/102TLP接头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焊接. 2009(10): 41-45.

[14]王非森,陈思杰,高增,等.焊接温度对10Cr9Mo1VNb钢TLP接头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 2009, 38(23): 161-162.

[15]陈思杰.挤压温度对往复挤压工业纯镁组织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 2012, 41(17): 28-30.

[16]郭世敬,陈思杰,梁峰.扩散连接件宏观变形的防止原理及其改进方案[J].热加工工艺. 2009(11): 131-133.

[17]陈思杰,梁峰,邢增为.连接温度对T91/102异种钢管瞬时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 2009, 38(7): 112-113.

[18]郭世敬,陈思杰,梁峰.连接温度对T91/12Cr2MoWVTiB TLP连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新技术新工艺. 2009(10): 98-100.

[19]郭世敬,陈思杰,梁峰.连接压力对TLP连接T91/12Cr2MOWVTiB过程及接头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 2009(15): 95-97.

[20]梁峰,陈思杰,郭世敬.连接压力对管道瞬时液相连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 2009(21): 132-133.

[21]陈思杰,赵丕峰.铝基陶瓷增强复合材料的钎焊及扩散焊[J].热加工工艺. 2013, 42(15): 5-8.

[22]陈思杰,武守辉,潘丽杰.铝-铝板和铝-镀锌钢板的电阻点焊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3(1): 105-109.

[23]陈思杰,赵丕峰.耐热钢高温钎焊与扩散焊的组织与性能[J].热加工工艺. 2010, 39(15): 133-135.

[24]武守辉,陈思杰,牛济泰,等.汽车制造中铝和钢异种金属间的点焊研究[J].热加工工艺. 2013, 42(11): 17-20.

[25]陈思杰,王西涛.热处理对20钢TLP连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 2011, 40(8): 160-161.

[26]郭世敬,陈思杰.瞬时液相扩散焊连接压力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 2010(1): 122-123.

[27]郭世敬,陈思杰,梁峰.瞬时液相扩散连接非平面结合界面的研究现状[J].热加工工艺. 2009, 38(13): 134-136.

[28]郭世敬,陈思杰,梁峰.瞬时液相扩散连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及其选用原则[J].焊管. 2009(9): 14-17.

[29]郭世敬,陈思杰,梁峰.瞬时液相扩散连接中间层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 2009(9): 97-99.

[30]武守辉,陈思杰,潘丽杰.同种工艺条件下铝-钢板和铝-镀锌钢板的电阻点焊研究[J].热加工工艺. 2013, 42(21): 166-168.

[31]郭世敬,陈思杰,梁峰.新型马氏体耐热钢T92的焊接性能及焊接工艺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 2009(9): 121-123.

[32]陈思杰.压力和保护气对开放环境下TLP连接接头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 2011, 40(5): 178-180.

[33]陈思杰.一种高铬合金耐磨铸铁衬板的热处理[J].热加工工艺. 2011, 40(10): 184-186.

[34]唐恒娟,陈思杰.异种耐热钢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界面形态与形成机理[J].焊接学报. 2012, 33(3): 101-104.

[35]郭世敬,陈思杰,梁峰.中间层成分对瞬时液相扩散连接过程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 2009, 38(7): 106-108.

[36]郭世敬,陈思杰,赵滨.珠光体耐热钢12Cr1MoV的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工艺[J].热加工工艺. 2009, 38(23): 178-179.

[37]陈思杰,朱春莉.钛及钛合金先进连接技术研究[J].热加工工艺,已录用

[38]陈思杰,魏明强,朱春莉.45钢感应熔覆耐磨层的组织性能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4,43(24)

[39]陈思杰,和平安.石油连续管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双温工艺组织性能[J].热加工工艺,2014,43(19)

[40]陈思杰,朱春莉.铝基复合材料TLP扩散焊接头的组织性能.热加工工艺,2014,43(17)

[41]唐恒娟,陈思杰.保温时间对SiCP-Al6061复合材料的真空钎焊组织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4,43(9)

[42]陈思杰.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导线的瞬时液相扩散焊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4,43(9)

[43]陈思杰,焊接时间对SiC_P/Al6063复合材料真空钎焊组织性能影响.焊接学报,2015,36(10)

[44]陈思杰,连接温度对TA2钛板瞬时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14,39(4)

[45]陈思杰,钛及钛合金先进连接技术研究,热加工工艺,2014,44(3)

最近更新
米国发(教授)[08-30]
陈思杰(教授)[08-30]
张 志(教授)[08-30]
李平(教授)[08-30]
王海燕(教授)[08-30]
霍晓阳(高级工程师)[08-30]
张建新(副教授)[08-30]
冀国良(副教授)[08-30]
高增(博士/副教授)[08-30]
郭凯(博士)[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