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0-08-12 | 次数: |
一、选调生的对象
选调目的:重点培养党政领导干部的后备人选,同时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
选调条件:
1、政治素质好,有志于从事党政工作并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
2、选调对象必须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
选调对象:主要选调本科生、研究生中的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
选调原则:秉持"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本人自愿报名、院校党组织推荐、组织(人事)部门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选调。
二、选调生的培养教育
(1)把选调生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培养教育上,以缩短成才期,提高成才率。要以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为重点,全面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2)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至少要脱产培训一次,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
(3)立足基层,使选调生经受严格的实践锻炼。
(4)认真抓好选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选调生的管理
(1)对选调生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年度考察,并根据考察情况每年进行一次调整。调整选调生,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县以上党委组织部门提出意见,报省级党委组织部门同意。对已经担任县处
级以上领导职务的选调生,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管理。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对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选调生,要继续掌握名单。
(2)把对选调生的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选调生在基层工作2到3年后,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根据岗位需要,择优选拔任用。今后,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应优
先从选调生中挑选。要鼓励和支持选调生参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竞争上岗的等活动,使他们在平等竞争中脱颖而出。
(3)选调生分配纳入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计划。一般应分配到有利于选调生健康成长的乡镇、街道和基层企事业单位。要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明确相应的工作职责。选调生的工作单位确定后,要
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录用手续,并报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备案。
“大学生村官”,你知道多少?
【“大学生村官”背景: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
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2008年4月中央组织部决定在全国范围
内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一、选聘数量和名额分配
培养时间:五年
选聘数量:10万名,每年2万名
二、选聘对象、条件和程序
选聘对象:30岁以下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
选聘重点:应届毕业和毕业1至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
选聘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组织纪律观念强。
(2)学习成绩良好,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3)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
(4)身体健康。
其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团中央等部门组织的到农村基层服务的“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期满的高校毕业生,本人自愿且具备选聘条件的,经组织推荐可作为选聘对象。
对于各省(区、市)此前已经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本人自愿,通过组织考察推荐,可转为选聘对象。
三、选聘任职
(1)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委组织书记助理职务;
(2)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预备党员的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
(3)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