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新闻通知 >> 党务政务公开 >> 正文
材料学院2012年党政工作计划
时间: 2012-10-30 次数:

2012年,材料学院将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学校和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为蓝图,以提高质量为根本、内涵建设为基础、特色发展为路径,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学院而努力。一、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1、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办学兴院能力。召开学院领导班子务虚会、学院发展研讨会;开展学院主要领导与教师谈心活动;多渠道征求师生对学院发展的意见建议;落实好党委中心组在政治理论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学习。2、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切实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扎实并有创新地开展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4、修(制)订完善学生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发挥分党校作用,举办3-5期培训班;发挥好学生党工委作用,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学生党员在班风学风建设中积极作用的发挥。5、继续实施并总结教工支部书记兼任系副主任体制,进一步发挥教工党支部在系(教研室)建设和改革中的积极作用。6、公开征集用语,凝练学院精神;继续做好学院文化建设,评选和表彰第二届“材料之星”;大力宣传先进人物,激励全院师生积极进取;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校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7、开展机关工作作风、教师教书育人竞赛、评议等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书、管理、服务育人水平和师生满意度。二、扎实开展本科教育工作。1、高度重视,清晰定位,高标准做好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2、组织开展本科专业课程教学管理改革。3、积极做好矿物加工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落实工作;积极开展“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认证工作。4、加强在建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积极培育2-3个新的质量工程项目,带动本科教学质量全面提高。5、落实实验室招标与实验室设备的安装调试,初步完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和行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编制工作,出版主编教材2部以上。7、加强招生工作,争取我院全部专业进入一本招生,确保完成招生计划。8、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职工参加教学竞赛的积极性,力争一人获得教学竞赛名次或示范教师。三、大力开展科研工作1、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成果培育,确保获省部级科研奖2项,其中力争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1项;确保全年纵向、重大横向科研项目立项较快增长,科研经费达到1200万元,成果鉴定增长50%以上,SCI和EI收录论文、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增长30%以上。2、加强科研管理工作。根据学校的相关科技管理文件制定学院的科技管理文件,以期实现科研项目管理由学校科技处-学院-项目负责人的基本环节。力争达到对科研项目实行全程监控、源头抓起的基本思路。3、加强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建设。结合学科建设,通过整合资源,突出强调特色,加强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四、完善研究生教育工作1、加强扩大对外交流,促进生源基地建设。与现有的生源基地如洛阳理工、河南城建学院、安阳工学院等建立教师、学生层面的深入交流,如聘请其有资格的教师为我院的硕导、博导等;在内蒙古科技大学、黄淮学院等学校建立新的生源基地;确保招生人数达到60人以上。2、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3、加强全日制硕士、工程硕士招生宣传工作;认真谋划研究生招生问题。通过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加强我院教师与本科生的交流,使学生充分了解学科、团队、研究方向及导师的课题等;将学术交流(如新能源、新材料论坛)扩展到万方科技学院。4、探索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争取与2-3所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进行联合培养,促进我院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提高;完善研究生科技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学院、学科、团队三个层次的学术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五、加强学科与科研平台建设1、认真研究“中原经济区纲要”和煤炭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调研中原区域和煤炭行业对我院学科专业的需求,形成支撑中原经济区和煤炭行业发展的材料和煤炭洁净利用领域的研究与学科优势特色。2、加强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河南省高等学校“矿业工程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和河南省高校“矿物加工与矿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确保获得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规范建设经费及运行经费使用办法,完善体制、机制、运行方式,为申报更高一级平台奠定基础。3、申报 “工业废弃资源综合加工利用”河南省工信厅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4、积极做好“矿业工程(矿物加工)”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点的申报(准备)工作。5、积极申报国家和地方联建工程实验室。六、扎实推进国际合作交流工作1、制定国际合作工作方案,推进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工作顺利开展。2、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确保出国进修教师4人以上。3、积极筹备材料类专业国际合作办学申报工作,力争取得突破。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国际化程度,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开阔师生的视野,引进高层次人才(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和国外毕业的博士1~2人,培育国家杰青后备人员,突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完善青年教师指导老师制度和帮扶制度,使青年教师能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引导青年教师在提高教学水平方面多花精力,并积极参加学院和学校的教学竞赛;对没有科研经费的青年教师,在论文发表等科研方面给予支持,促进成长。3、根据学校定编定岗的有关精神,扎实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八、注重体制机制建设1、以学校新的分配办法为指导,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材料学院津贴分配办法,推动学院二次分配的改革,调动全院教师的积极性。2、将学院“十二五”规划目标分解落实到年度和系(室)或团队;加强领导和运作,促进“十二五”规划目标中2012年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3、依据学校财务改革办法,组织制定学院财务预算,重点支持专业建设;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学院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完善教师监督财务的制度,建立学院财务监督小组,加强学院财务的公开。4、探索开展系(教研室)年度工作交流和测评;落实好院领导联系系(教研室)制度,进一步加强系(教研室)建设;加强系(教研室)建设,落实系(教研室)的责权利,提高系(教研室)的主动性和干事创业的能力。九、扎实有创新地做好学生工作1、强化“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和“三全育人”的意识,深入实施三项制度,切实加强基层班级建设和学风建设。2、以评选和表彰第二届学生“材料之星”为契机,大力宣传先进、树立榜样;激励低年级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高年级学生党员和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风、班风建设。3、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创业率居全校前列,考研率达到35%。4、继续做好毕业生德育答辩;大力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做好2011级材料类一本招生和化工二本扩招学生二次选专业(方向)的思想工作。5、大力支持和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学院学生参与、老师指导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最近更新
材料学院拟发展中共预备党员公示榜[11-13]
关于彭少斌等26名预备党员转正的批复[07-07]
材料学院拟发展中共预备党员公示榜[05-26]
关于2020年第一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结业情况的通报[05-18]
材料学院2020年上半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计划[04-26]
党史及国庆庆典党日活动[09-29]
2019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通报[07-05]
2019社会实践基地回访活动通报[07-05]
关于表彰在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材料学院表现突出学生的决定[07-04]
关于表彰在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材料学院表现突出学生的决定[07-04]